三峡渔鼓唱新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离退休党员骨干培训课纪实(三)
(作者 张小京)芒种午后,山村小热。6月5日,参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离退休党员骨干培训的全体同志来到宜昌市许家冲村参观学习。了解村两委将群众所盼转化为党员所干,努力打造三峡移民搬迁标杆村的做法与经验。此次培训主题是:“牢记总书记嘱托,唱响乡村振兴奋斗曲”。

看了15分钟《为了祖国我奉献》主题宣传片,许家冲村基本情况介绍。这个小山村地处三峡大坝坝头库首,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实行后靠移民搬迁,在舍小家为国家的历史性选择中,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发挥主心骨定盘星作用,移民工作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村后备干部青年党员乔青向大家介绍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村时的情景。总书记看移民生活状况,看生活污水处理,看区域生态保护,看山村致富产业发展,看农村基层党建……关注的都是老百姓期盼的。



说到“期盼”,三峡大坝开建时,许家冲人经历了告别故土、重建家园、调整产业等诸多选择。如何把国家的选择和个人选择统一起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群众住上好房子、找到好产业、告别穷日子,开启新生活,成为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突出问题。想象与现实,局部与整体,努力与制约……难题一个接一个。

党支部把在一线坚持做群众工作,解决移民搬迁难题的全体党员召集起来,制定了党员公约。“和美村居许家冲,党建引领战旗红……服务国家大工程,许家报国建新功。”在此基础上制定村规民约,为全村上下步调一致奔小康,培育建设和美乡村的思想基础。

党员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民们有在江边溪畔洗衣的习俗。搬迁后村里就在居民点建了活水洗衣池,满足群众体验乡愁,浣衣、社交需求,同时也进行了环保洗衣粉的宣传推广。

村民们有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村里引进了茶叶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有了市场主体培育和发展环境,特色餐饮、刺绣、民宿、电商等陆续发展起来,有限资源实现了更大产出。


针对村民到村服务大厅办事不便利问题,村里亮出四十八项涉民服务清单,项目内容和责任人员一目了然,省去村民不少麻烦。为方便村民参与村务管理,村里把二十三项“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公开,便利群众议事、办事。

参加现场培训的同志当场出了两道情景测试题,请乔青作答。“村里老人独居养老,碰到生活不便怎么办?”回答,村里有老年食堂等公共服务。我们还有邻里照料,志愿服务,心理帮扶。”“老人生大病重病怎么办?”回答,村里协助走医保程序。今年城乡医保并轨,年缴费额有提高,部分老人有顾虑,我们正在做工作。

许家冲村现场教学时间过得很快。颜老师的教学点评围绕总书记足迹与嘱托展开,她给出几个关键词:家国一体的情怀,人民中心的理念,高质量发展主线,扎实的基层党建。参训同志的感悟随之展开。祝愿“许家冲村党员公约”常唱常新,三峡渔鼓调奋斗曲唱响全面乡村振兴新征程。


